【名家风采】全国地方社科院名家:杨福泉 -凯发棋牌娱乐代理

您现在的位置:凯发棋牌娱乐代理 > 学术研究 > 专家学者

【名家风采】全国地方社科院名家:杨福泉

时间:2021/4/21 16:48:31|点击数:

  立足本土走向国际的少数民族学者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杨福泉研究员简介

  杨福泉,男,1955年出生于云南丽江,1978年进入云南大学中文系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1982年2月毕业,1983年1月至1985年1月、1986年3月至1988年3月应德国科隆大学印度学研究所雅纳特教授邀请访学,进行了四年的纳西语言文献合作研究。1985年5月起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所工作,现为二级研究员,曾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97年考入云南大学攻读民族史博士,2001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1996年获得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997年被评选为云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一层次人才,1998年入选“中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2009年获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兼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云南大学民族学博士生导师,云南文史馆研究馆员。

  杨福泉著述甚丰,迄今在国内外共出版35种专著,发表200多篇论文,主持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

  一、立足云南、走向世界的学者

  杨福泉1983年起获得德国(西德)国家科学研究会(dfg)学术基金资助,走出国门,先后在德国科隆大学与德国著名学者雅纳特(k.l.janert)教授进行了为期4年的合作研究,在德国完成了“德国亚洲研究文丛”第七种《纳西研究》系列著作4种。他是改革开放后云南第一个走出国门与西方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少数民族学者,为云南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杨福泉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他30多年来坚持深入乡村做田野调查,先后主持了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和参与了11项国际合作项目。在以纳西学为主攻方向的民族学领域取得了令国内外同行瞩目的成绩,成为同行专家公认的该领域学术带头人。他的多篇论文在《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新华文摘》等国家学术核心刊物上发表;10多种论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美国、英国、德国、瑞士、荷兰、印度、泰国等国出版发表。先后应邀赴德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瑞典、意大利、日本、埃及、泰国、越南、老挝等国讲学访问。在美国大学独立开设过为期7个月专讲云南民族文化的两门课程。先后培养了13位国内民族学博士研究生,应邀担任了11位国外博士生、硕士生的中国国内导师。

  二、在纳西学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杨福泉的纳西学研究成就涵盖了宗教学、历史学和民族学诸多学科。比如《东巴教通论》被鉴定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等级结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由中华书局在2012年出版,获得云南省第17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历史学方面的著作《纳西族和藏族的历史关系研究》迄今已出版3个版本,2009年入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百年重要著作提要》,2011年入选“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获云南省第10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此书受到国内著名藏学家王尧、历史学家尤中、何耀华、李绍明等教授较高的评价,王尧教授把此书有关藏传佛教与纳藏关系的章节收入了他主编的藏学论文集《贤者新宴》;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何星亮教授和云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周智生在《博览群书》《思想战线》等学术名刊上发表了该书的书评文章。杨福泉还出版了学术专著《纳西族文化史论》《多元文化与纳西社会》《纳西族生命神与生命观》等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专著。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元文化与纳西社会》,获云南省政府颁发的云南省1996-199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原始宗教资料丛编·纳西族卷》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初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再版。他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巴文献及其当代释读刊布和创新》,202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他的专著《玉龙情殇——纳西族的殉情研究》,入选“2014书香中国”300位名人名家推荐300本好书”。他主编主笔的《玉龙彩云:纳西族》(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丛书之一),在2018年举行的第15届上海图书奖评选中获得特等奖;2019年获得中组部第四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他的专著《纳西族民族志田野调查实录》,获得云南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专著《纳西族文化史论》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获得第十一届云南图书奖、云南省第十一次(200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他的论文《略论纳西族东巴教的多元宗教因素》,2008年入选由中国宗教学权威专家选编、代表中国当代宗教学研究最高水平的《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

  三、在民族学专题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除了致力于纳西学深钻细研之外,杨福泉的另一突出学术成就是民族学的专题研究,他研究少数民族和汉族火文化和灶文化系列的两本著作在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他主笔的《火塘文化录》(与郑晓云合作),从民俗、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角度首次对过去鲜有人研究的中国少数民族的火塘文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析,是一本以小见大的拓荒之作。此书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曾两次重印,并于2000年再版,1999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译成英文出版。杨福泉的专著《灶与灶神》是《火塘文化录》的姐妹篇,此书对中国的灶神信仰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研究,在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和再版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后由台湾汉扬出版社于1996年再版,台湾云龙出版社于2000年再版。

  杨福泉研究火文化的系列论文之一《论火神》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并入选由中国科学院编的《中国“八五”科学技术优秀成果选》(1990-1995);该文亦获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1993-1995年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此外,他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云南各民族文化名村名镇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互动、藏羌彝走廊民族村落的文化建设等方面,也有比较突出的学术成果。他的著作《纳西文明》和文章《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正在消失的手上的文化》等入选中学阅读资料和试卷。

  四、致力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传承和发展

  除了学术研究,杨福泉十分看重自己作为一个民族学者与社区民众之间血肉相连的情感维系和一个学者对社区民众的道义、良知和责任感,看重作为一个民族学者对社区民众的“回报”情结。他积极参与关于民族地区经济、旅游和文化等现实问题的研究,尽己所能为当地社区民众做实事、办好事。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各种国际合作的社区发展研究,与国内外同事一起促成了丽江纳西族农村的一些合作经济实体;争取国际资金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传人培养和乡土知识技能培训、在乡村小学进行参与式的乡土知识教育等项目;完成了“丽江纳西族民间文化传人培养的实践和研究”“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自沙乡自沙完小乡土知识教育的实践”“少数民族妇女传统手工艺培训”“扶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就学”,在丽江民族中学读书等项目。他还主编了云南少数民族乡土读物进校园其中一本书《听“云之南”的故事——云南民间故事中小学读本》,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他主编的应用性研究成果《策划丽江:旅游与文化篇》受到学术界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好评与欢迎。

  在长期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中,杨福泉积累了丰富的治学经验。第一,微观实证,小题大做。这是杨福泉多年来保持的一个基本学术追求,他认为如果没有细致入微的微观研究的调查积累、一砖一瓦的努力,就难以建构社会科学的大厦,容易流于空疏浮泛,应多做微观研究,在此基础上再做中观和宏观研究。第二,注重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他的纳西学研究突出地反映了这个特点。第三,注重田野调查,他主张学习掌握能以国际音标记音的技能,以求准确理解和解读受采访人的原意。第四,广泛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虚心学习各国学者的研究方法,但也不能机械刻板地照搬这些方法,要把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方式融汇其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点的社会科学研究之路。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刘镜净撰稿)

来源/作者:《山东社会科学报道》128期 责任编辑:张雪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