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党琼:加强区域国别研究高端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凯发棋牌娱乐代理

您现在的位置:凯发棋牌娱乐代理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张党琼:加强区域国别研究高端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4/9/13 16:51:03|点击数:

  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亟需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区域国别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属于高端人才,是“国别通”“区域通”“领域通”,需要具备跨语言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跨地区比较研究能力等。因此,加强区域国别研究高端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内培外引打造高端智库人才“蓄水池”。

  一、加强区域国别研究高端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区域国别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是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迫切需要。区域国别研究应解决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尤其是对外交往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满足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核心需求。当前,中国在成长为世界性大国的过程中,还相对缺少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尤其是缺少对一些中小型国家有深入研究的人才,而这些中小型国家在我国的外交战略中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加强区域国别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迫切需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剧,为了更好应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迫切需要我们对世界各国各地区进行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精准制定国际战略,在大国博弈中赢得主动。

  加强区域国别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发紧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三大全球倡议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具有中国特色和自主性,也具有普遍性和引领性。这种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需要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去深入研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体系,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立己达人,为构建一套全人类共同适用的叙事框架奠定基础。

  二、区域国别研究高端智库人才的特点

  区域国别研究人才是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2022年9月,“区域国别学”作为交叉学科被正式纳入教育部一级学科,为区域国别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区域国别研究高端智库人才须具有多学科的视野和能力,与区域国别研究高度相关的学科有历史学、语言与文化、政治学、国际关系、法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交叉融合是区域国别学的核心属性,单一学科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唯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才能分析和研判国际局势和未来走向,准确把握国际局势,精准制定国际战略。

  区域国别研究人才需要“通专”结合的通才和专才。“通”就是对一个国家有全面的了解,精通对象国的语言、通晓对象国的历史和文化、拥有对象国的生活经历、理解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掌握对象国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对象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画像,并能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专”就是在“通”的基础上,对对象国的某个领域有深入研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区域国别研究人才是兼具理论与实践、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功底的双技能人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两者相互支撑、不可偏废。区域国别研究是应用之学、实践之学,需要以深厚的理论作为基础和支撑,否则很难产出高质量的智库成果。因此,应选派一些基础研究功底扎实的骨干科研人员或年轻科研人员到政府部门学习或锻炼,熟悉政策制定的流程,从而更好地产出决策咨询研究成果。

  区域国别研究人才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雄才。区域国别研究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一门学问,需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胸怀天下的格局。从事区域国别研究需要扎根田野,到研究对象国和区域长期工作或生活,背井离乡,尤其是研究对象国和区域不发达的,其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很难支撑下来,更不用说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三、内培外引夯实区域国别研究高端智库人才队伍建设

  区域国别研究人才队伍建设须结合中国、世界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以语言、历史文化为基础,以解决中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中心,充分激发学者的问题意识和敏锐性,对区域和国别重大问题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田野调查、广阔的国际视野引领构建中国自主的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鉴于以上区域国别研究高端智库人才的特点,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内培外引工作,夯实区域国别研究高端智库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创新区域国别人才培养体系,使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成为高端人才的聚集地。要以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对区域国别高端智库人才队伍培养作出中长期规划,包括培养原则、培养目标、培养内容等,划分人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差别化的培养。

  二是注重培训和能力建设。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积极组织跨学科研究,将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融入到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区域国别研究人才是精通外语、精通国别、精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区域国别学复合型创新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和学术功底,又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咨政能力,同时具备交叉学科思维和视野。因此培训和能力建设应包括语言能力培训、全球史知识培训、问题意识培训、交叉思维培训等。畅通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向区域国别研究综合人才转化的培养通道。针对小语种人才,通过培训、攻读学位、访学等方式重点加强世界史、国别史等专业知识、问题意识的培训和能力建设。与高校建立合作机制,选派科研人员参加高校“区域国别学”专项研修班,拓展学科视野,创新研究方法。

  三是注重实践锻炼和田野调查。区域国别研究不能脱离田野调查和实践。一方面是短期调研,通过开展“智库专家南亚东南亚国家行”活动,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期间到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另一方面是在对象国长期访学或生活,开展田野调查,搜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选派科研骨干力量和年轻科研人员到研究对象国扎根一线调研,脚踏实地地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长时间的跟踪和关注,在当地政府机关、学术机构以及民间建立自己的关系网络,以当地的视角进行研究。将区域国别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与留学基金委的出国留学项目紧密结合起来,选派一批优秀的年轻科研人员通过留学基金委资助到南亚东南亚国家访学,到驻外使领馆、驻外商务代表处等机构挂职锻炼,深度了解对象国的历史文化、政经结构、对外关系、民族风俗、社情民意等。

  四是着力加强团队建设。区域国别研究的跨学科交叉属性决定了必须开展有组织的科研,组建跨学科、跨单位、跨国别科研团队,吸收包括党政部门、企业界、新闻界等各方面的参与,汇聚各种渠道的资源和智力,针对区域国别重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形成相对固定的研究团队。

  五是柔性引进国内外智库人才。吸收外交外事、教育文化、商务国企、新闻媒体等部门和行业符合条件的人员参与区域国别研究。柔性引进担任过驻华大使、总领事等职务,熟悉南亚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的前外交官员、商会代表作为特约研究员。与对象国高校、智库等研究机构建立学者互访机制,派遣研究人员到对象国攻读学位,提供相关经费支持。同时,吸引对象国高校、智库机构学者和在华留学生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探索设立合作研究专项,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前提下,吸纳对华友好的海外知名学者、汉学家、智库专家等参与研究工作。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老挝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张党琼)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

 

网站地图